發布會實錄
【市政府副秘書長 袁和明】 一是專項督查全程響應。圍繞《具體措施》,由市委督查室、市“四送一服”辦公室、市發改委、市招商服務中心聯合開展企業訴求閉環管理和全程響應機制專項督查。各縣區、經開區管委會和市直有關單位著重圍繞“問題收集渠道是否暢通、項目幫辦代辦是否到位、企業訴求解決是否徹底、包保聯系機制是否落實”四個方面開展全面自查。市委督查室將會同有關單位開展季度抽查和實地督查,全面了解各縣區、各單位企業訴求解決情況,廣泛聽取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建議,精準服務企業發展。
二是監督渠道拓寬增強。選派市級重點企業廉情信息員,建立市紀委監委反映問題線上線下“雙渠道”問題反饋機制。廉情信息員在發現或反映相關問題時,可直接登錄市紀委監委“四風”隨手拍企業服務“直通車”平臺上傳,或以書面、電話形式報送市紀委監委。反映涉及企業訴求的典型問題,由市紀委監委統一編號后,交由市民營經濟促進局通過“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平臺處理,市民營經濟促進局每月將進展情況梳理后轉報市紀委監委跟蹤掌握,適時開展問題落實再監督工作,形成監督閉環。
三是辦理評估流程優化。進一步明確企業訴求辦理流程,結合省“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平臺,建立問題收集、整理、交辦、督辦、反饋和企業評價的訴求辦理全流程機制。制定銅陵市“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第三方評估調查方案,采取電話回訪與實地走訪方式對我市所屬企業問題訴求辦理情況、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各類要素對接情況等進行全面評估。以第三方評估為契機,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提升工作實效,把營商環境好壞的評價權真正交給服務對象,聚力營造“四最”營商環境。
要細化實化配套方案。各級各部門“一把手”要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具體抓、抓具體,盡快制定出臺縣區、部門配套實施方案,確保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落地見效,讓企業擁有更多獲得感。
要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建立督察問責機制,將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納入市、縣區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推動和督促各項任務落實。
要對標對標提升水平。對標國際國內一流標準,對標常州、蘇州、湖州等長三角先進地區營商環境,加快改進薄弱環節,推進各項指標持續提升,開展營商環境第三方評價工作,以評促改、以評促優秀。 [09:14:22]
【市民營經濟促進局副局長 劉武】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發展為要、項目為王、實干為先”的鮮明導向,推深做實“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和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制度,積極構建企業訴求閉環管理和全程響應機制,根據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指示精神,市民營經濟促進局牽頭起草了《關于建立企業訴求閉環管理和全程響應機制的具體措施(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具體措施》)。征求意見稿先后征求了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政府辦公室、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發改委、各縣區政府等十五個單位以及三十余家企業的意見。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程雙林對此高度重視,多次聽取文件起草情況的匯報,親自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修改完善,先后十易其稿。文稿最終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后,提請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已于近期以中共銅陵市委辦公室、銅陵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文件印發實施。
《具體措施》對標首問負責制要求,強化要素保障和全程跟蹤服務,從制度層面建立起企業反映問題受理、跟蹤、督辦、解決的閉環管理機制,重點從暢通反映渠道、強化包保服務、壓緊責任鏈條、注重辦理質量四個方面提出十項具體舉措,力求具體化、制度化提升營商環境和服務水平。
一是實現訴求收集“百分百”。堅持“服務為上”,通過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定期開展調研走訪、構建投訴網絡、加強各界與企業聯系等方式,拓寬企業反映問題快捷通道,確保企業訴求及時全面收集。
二是實現項目幫辦“百分百”。堅持“項目為王”,建立市、縣(區)領導牽頭聯系有效招商信息制度,強化項目招引全程跟進服務;推行縣區和園區項目幫辦代辦制度,全程提供幫辦服務;實行市和縣(區)領導包保聯系重大項目制度,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問題,通過一系列舉措,強化項目招引,加快項目落地,推動項目見效,形成工作“加速度”,贏得企業“好口碑”,樹立招商“金招牌”。
三是實現問題響應“百分百”。堅持“履責為先”,壓實首問責任和辦理責任,構建限時辦結、全程跟蹤等機制,壓緊壓實責任鏈條,推動各級各部門“只為問題解決想辦法,不為拖延推脫找借口”,確保企業訴求及時響應和處理。
四是實現跟蹤回訪“百分百”。堅持“質量為本”,通過辦理反饋、滿意度評價、說“不”審核、督辦催辦、效能督查、考核獎懲、問責追責等措施,實施跟蹤問效,努力提高企業訴求的辦理質量,實現企業訴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結果。 [09:14:08]
【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副局長 王梟】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更好服務市場主體,我市制訂出臺《銅陵市優化營商環境實施細則(試行)》?!都殑t》突出“發展為要、項目為王、實干為先”理念,結合銅陵實際,著力打造“全國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的城市”?!都殑t》設總則、市場環境、政務環境、監管環境、創新環境、法治環境、附則,共7章60條,對營商環境工作作了較為全面的規范?,F將主要內容簡要通報如下:
一是釋放營商環境改革的包容創新紅利,整體發展模式由“跟隨與借鑒”向“主動與創新”升級。工業房產可辦理分割登記;合理使用企業“畝均效益”綜合評價結果,按法律法規規定給予相應的資源要素差別化政策;確保政策兌現“落實到人”;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支持為初創期、早中期市場主體提供服務的孵化機構發展壯大;提高知識產權糾紛案件非訴糾紛解決覆蓋面;推進人才體制機制創新,強化便利化專業服務。二是釋放營商環境改革的市場化紅利,政府運行模式由“管理與監督”向“服務與保障”升級。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承諾即開工;區域評估成果無償使用;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逐步降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平均擔保費率;推廣柔性執法監管;實行豁免登記;實行涉企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執行免罰制度;重塑企業信用;能通過數據校驗方式確認的,原則上不再要求市場主體、辦事群眾提交證明材料。三是釋放營商環境改革的法治化紅利,營商規則模式由“舉措與試點”到“立法與規范”升級。建立清欠長效機制,不得違約拖欠中小企業的貨物、工程、服務款項,不得由施工單位墊資建設;建立健全“政府承諾+社會監督+失信問責”機制,加大政府欠款清償力度,確保限期清零;探索推行公共資源交易全程電子化,完善電子交易系統遠程異地評標等功能,增強公共資源交易透明度。
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城市重要的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我市將嚴格實施《細則》,瞄準營商環境的痛點難點堵點,建立健全政策評估制度,建立常態化政企溝通聯系機制,確保各項惠企政策落地生效,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
[09:12:24]